by admin | 6 月 8, 2018 | 版主來說路
進入台南市區後,台17線變得愈來愈熱鬧,從安明路接中華西路,再到黃金海岸;為了紓解交通,台17線在台南市區也擁有一條支線「台17甲」,從國道八號安南端沿著台17線平行,最後由海佃路一路接到金華路,再到高雄茄萣區。其實台17甲有許多路段是原先的台17線;現有台17線台南市區的路廊,大部份是新建路段。(另外還有一條「台17乙」,是國道八號與台17線之間的橫向聯絡道路,也是近年新闢的。)...
by admin | 6 月 8, 2018 | 版主來說路
...
by admin | 6 月 6, 2018 | 廟與戲班
根據歷年的調查,台南一直是全臺各縣市廟宇最多的地區。 台灣是一個移民社會。早期先民渡海來台是與大海搏命的歷程,在未知的凶險旅途上,心靈亟需強大的信仰慰藉。先民們總會從祖籍地請來家鄉的守護神一同上船,保佑一路平安,待生計安穩後便會建廟供奉。日子一久形成偌大聚落,廟宇也就成為當地的信仰中心。臺南,這個鄭成功驅趕荷蘭人的登陸地,會成為台灣廟宇最多的縣市也就不足為奇了。...
by admin | 6 月 6, 2018 | 廟與戲班
臺灣廟宇每逢神明的聖誕或慶典,廟埕前都一定會有歌仔戲或布袋戲酬神。廟與歌仔戲班的關係,就像樹與樹葉,彼此間密不可分。演出前的酬神儀式扮仙戲,更是正式演出前不可缺少的戲碼。 有一句臺灣閩南語俗諺:「誤戲誤三牲」,意思是說如果沒有扮仙,廟宇所有的祭祀科儀就無法進行,可見扮仙戲的重要性。人類學者王嵩山先生在「扮仙與作戲」一書中,指出扮仙象徵著請來的神明與某神在人們認知的標準有同等地位的神明,才能達到溝通,最後達成民眾欲回報給神某種允諾的目的(p155)。...
by admin | 6 月 6, 2018 | 廟與戲班
每個行業都有守護神,歌仔戲這個行業一般都奉田都元帥為祖師爺,戲班人尊稱祂為「老爺」。 相傳田都元帥小時候與母親失散在田邊,只能吃毛蟹吐的唾沫為生,所以田都元帥神像的前額,繪有一隻毛蟹。歌仔劇團的從業人員也有個禁忌,就是不吃毛蟹,以報毛蟹之恩。 歌仔戲班因為都要東西南北四處奔波演出,出外吃住較不方便,吃飯、睡覺幾乎都在舞台上解決,在開演前吃的飯俗稱做老爺飯。鸞藝歌劇團的羅文君說,歌仔戲演員上舞台演出首重台風,需要的就是膽量,戲班人吃老爺飯不只溫飽,還有壯膽功用。「老爺飯很黏人,吃了會把你牢牢黏住!」羅文君笑著說。...
近期留言